归档日期:08-08 文本归类:精选短文 文章编辑:菠萝语录
文 | 洞见YoYo
一个有分寸感的人,也会是一个有修养的人。做事有准,进退有度,为人有则。
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“三重过滤”原则。
故事是这样的:
有一天,他跟一位老朋友相遇。老朋友正想兴致勃勃地跟他说另一位朋友的事情,苏格拉底打断了他:“等等,在你告诉我这件事之前,先做一个‘三重过滤’的小测试。”
第一,你能确定所说内容百分之百真实吗?
第二,你要说的是关于朋友的好事吗?
第三,你要说的这件事对我而言有帮助吗?
对这三个问题,朋友的答案都是否定的。
于是苏格拉底说:“如果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既不真实也不美好对我更是毫无帮助,那为什么要告诉我呢?”
遇事多思量,不偏听偏信。
“三重过滤”原则里,藏着苏格拉底为人处世的分寸感。而日常生活中,一个人的分寸感,主要是藏在这4种行为里。
不窥探隐私
不干涉私事
思乐、晴子和我,从高中开始,就是铁三角。
前段时间,思乐新交了个男朋友,按照惯例,请我跟晴子吃了个饭。
餐厅是思乐男朋友阿刚选的,一家火锅店,环境嘈杂,食材不新鲜,跟我们三人的口味都不太合。
席间,晴子时不时地打探阿刚的情况:
“你跟朋友合伙做生意的啊?做什么生意呀?”
“发展前景好不好?现在收入怎么样?”
“打算什么时候跟我们思乐结婚呢?”
多年老友,我明白晴子这是在对阿刚表达不满,更是关心思乐。
但听到晴子夹枪带炮地追问,思乐的脸色很不好看。一顿饭,吃得宾主两不相欢。
坦白说,我跟晴子一样,都不怎么满意阿刚。
思乐一直肠胃不好,吃不了辣,他选火锅店,明显不体贴;我们三个女孩子没怎么动筷子,他一个人倒是吃得挺嗨,也确实不会看脸色;而餐后竟然为了抹去零头追着服务员说了半个多小时,着实不大气。
但这毕竟是思乐的私事,作为朋友,不好多插手,所以我也只是稍微提醒思乐多考察考察阿刚,也就作罢。
而晴子这个暴脾气居然私下找到阿刚,劝他跟思乐分手。
思乐知道后,跟晴子大吵一架,两人就此不相往来。
晴子说思乐不知好歹,思乐说晴子管得太宽。
我当然明白,晴子是好意,希望思乐可以幸福。但她的做法确实欠妥。打探思乐男友的隐私,还干涉二人的交往,这太没有分寸了。
三毛曾说,朋友之间,分寸不可差失。
很多时候,把朋友推远的,恰恰是自以为是的帮助和照顾。点到为止,这是做朋友的分寸。
一个有分寸感的人,从来都明白,关系再亲密,也不可随意窥探隐私,轻易干涉私事。
交浅不言深
古人云:“可与言而不与言之言,失人;不可与言而与之言,失言。智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”
在人际交往中,有多少人就毁在交浅言深。
上个月办公室新来了个90后小姑娘,人美嘴甜,开朗健谈,很得同事领导的喜欢。
但过了一段时间,情况就变了,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疏远她。
小姑娘没啥别的毛病,但就有一点不大招人喜欢:太不把自己当外人。
同事小美的老公去美国出差,回来给小美带了盒曲奇,热情的小美就带到办公室给大家伙都尝尝。
味道确实不错,吃过后大家都向小美表示了感谢,再夸夸夫妻感情好。只有这个小姑娘,竟然跑去让小美老公还问问能不能托人买到,她也想买一些。
听后不仅是小美,我们也是一惊。
虽说也不是多大事,可是你跟人认识才多久,就这么不把自己当外人,随意给别人添麻烦,可不是半点分寸感都没有吗?
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。譬如看见女同事的口红好看上嘴就涂,不顾男同事在忙碌就让人帮忙修电脑,大肆宣扬同事的新恋情,随口吐槽自己的糟心事……
交浅言深的人,从来容易自来熟。他们从不把自己当外人,喜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展现给对方,也不介意给别人添麻烦,但却不想,这可能越过了对方心里设置的防线。
而一个真正有分寸感的人,交浅从不言深,甚至亲友密己,也懂得保持距离。
保持距离不越界
在芬兰,有个现象很有意思。
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用具的时候,哪怕只剩一个座位,都不会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。
偶尔有外地游客傻乎乎地坐下来,身边的人也很有可能会立即起身再去另寻座位。
这种“不留情面”的做法或许会让不明就里的你尴尬,但却是芬兰人分寸感的体现。
在他们看来,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,不贸然越界,是最起码的礼仪。
这段距离,不给别人压力,也给自己以自由呼吸的空间。
有分寸感的人,从来都懂得让自己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。
知乎网友简素分享过她的亲身经历:
几年前她在深圳出差,跟一位老朋友以及朋友老公聚餐。席间,不可避免地聊到了投资。
朋友老公是个中好手,手腕非常。于是双方加了微信,保持沟通。
女人最了解女人。简素明白,如果是她私下跟朋友老公直接沟通,或许会有龃龉。但又确实有想要与他探讨学习的,那怎么办呢?
于是她主动建了个微信群,把朋友和朋友老公都拉进去,所有的对话都在老友眼皮子底下进行。
这是简素的分寸感,把朋友加进来,既拉远了与朋友老公的距离,也达成了自己讨教学习的目的,甚至增进了自己与朋友的亲密度。
能够保持距离不越界,这是一个人处事往来的分寸感。
知进退,顾及他人感受
马东曾这么评价过何炅:“情商特别高,那种周到和八面来风,都在他的掌控之间。”
周到和八面来风是何炅作为主持人的分寸感,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能够知进退,适时懂拒绝,这是日常处事的分寸感。
记得有一次看一个他主持的美食节目,那一期的嘉宾是演员姚晨。
节目一开始,按照惯例,何炅会和另一位年轻的主持人一起打开姚晨的冰箱,了解冰箱食材。
在发现了一份姚晨奶奶酿制的小吃时,何炅征求了姚晨的同意,与现场其他厨师分享了。
接着又翻出了一份价值不菲的大牌巧克力,姚晨介绍是女儿百日宴的时候章子怡送的。那位年轻的主持人在得到姚晨的同意后,也正打算拆开尝尝,却被何炅不动声色地拿开了。
年轻的主持人没想那么多,既然嘉宾同意了,那就尝尝。但何炅的这个动作,却体现了他的分寸感。
小零食可以分享,但贵重的东西,即使主人同意了,也不能随便吃。何况当时的情况,众目睽睽,姚晨是无法拒绝的。
一个有分寸感的人,能够换位思考,理解他人的处境和心境,懂得适时拒绝。
生活中我们经常谈论分寸感,但是对于分寸感的把控却不甚准确,有时候甚至很容易就模糊掉彼此的界限感,成了一个不知分寸的人。
一个有分寸感的人,也会是一个有修养的人。做事有准,进退有度,为人有则。
直爽不等于无所顾忌,亲密不代表真的无间。
不探私隐,不当众揭短,不强人所难;懂方法,看时机,留余地,巧回避。
是为分寸之道。
洞见YoYo,洞见旗下新媒体编辑。洞见(ID:DJ00123987)——不一样的观点,不一样的故事,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。
上一篇:女人,宁做泼妇,别做怨妇
下一篇:最好的关系不是随叫随到